欢迎访问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3969012678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资讯 > 养老政策

康养新主张 养老新观点 养老政策 行业动态

【优秀试点案例】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2-04-18 16:12:15  浏览次数:

江苏省南京市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到2021年底全市有60 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62.86 万人, 占户籍人口的22.2%,其中,高龄老年人25.7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8%。“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南京市紧扣老年人及其家庭期盼,立足大城养老工作实际,2016 年率先在全国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让高品质机构服务送上门,目前全市已建成床位8751 张,有效满足了失能、半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图片

立足解决养老不离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南京市民政局始终在思考三个重要问题

如何满足老年人在家养老的现实期盼?我国家庭本位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老年人普遍期待“养老不离身边人”“服务距离一碗汤”。满足养老不离家的愿望,不仅是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必答题”,更是衡量养老服务的“温度计”。

如何解决养老机构服务供需上地域不平衡的难题?南京主城五区面积不到全市的6%,却生活着全市45.1% 的老年人。加上主城区规划早、建设早,功能布局基本固化,导致机构养老床位难以满足入住需求。

如何解决家庭养老有心无力的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注重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但目前社会流动性增强、行业竞争激烈、职业工作强度大,加上“421”家庭结构,导致很多家庭养老“有心无力”。尤其是全市还有超过15万名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更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2016 年,南京市民政局到一线听取老年人及其子女心声,召开座谈会,汇聚养老服务机构、行业专家、相关部门智慧,反复研讨论证,最终形成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的思路,并开展试点工作。2017年9 月,南京市民政局联合财政局印发《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实施办法(暂行)》,正式在全市全面启动该项工作。

家庭养老床位“五化”建设见成效

经过5 年多试点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经验做法:

“一体化”管理。家庭养老床位核心点在于老年人能在家享受和机构同等的服务,否则就只是居家上门服务或“居家上门+ 适老化改造”。所以,要明确家庭养老床位是按照普通养老机构服务标准,由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并要求家庭养老床位老人与入住机构老人“六个统一”,即统一评估、统一协议、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人员调度。

“适老化”改造。经统计,目前享受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平均年龄在86.5 岁,基本都为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其中失能老年人占比超过15%。南京市把服务对象的家庭设施和床位适老化改造作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基础,安装扶手、烟感探测器、燃气报警器、人体感应小夜灯、床头一键呼叫设备及铺设防滑垫。

图片

等必要硬件设施。同时,配置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智能穿戴、智能感应、远程监控等电子信息服务设备,动态掌握老人生理指标及活动情况。借助24 小时应急响应,老年人可通过紧急呼叫设备主动发起,或通过智能生命监测设备自动发送远程求助信息,由专业养老机构实施响应。

“专业化”服务。在服务主体上,明确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必须是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一级以上养老机构、三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确保服务提供者具备相应能力和资质水平。在服务内容上,为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提供助餐、保洁、代购、健康档案、定期巡诊、医疗康复等“机构式”服务套餐。同时,老年人也可根据自己经济情况、护理要求、服务目标来订制套餐,享受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在质量监管上,明确要求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由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且满意率不得低于90%。

“规范化”流程。开设家庭养老床位,由老人向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养老服务机构上门调研服务需求、根据量表评估确定老人护理等级。在老人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后,养老服务机构对家庭养老床位进行适老化和信息化改造,并按机构标准提供服务。

“同等化”扶持。家庭养老床位是新生事物,需要出政策、定标准“送上马”,更要拿出真金白银“送一程”。家庭养老床位可以享受综合运营补贴,养老机构收住本市户籍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基准运营补贴分别按每人每月200元、300 元的标准发放。四级以上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分别享受基准补贴的1.1 倍、1.2 倍。补贴经费由市、区各承担50%。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按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补贴文件执行。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现三方共赢

目前全市家庭养老床位8751张,相当于80 家中等规模养老院,家庭养老床位的71% 集中在鼓楼、秦淮、玄武等主城区,有效化解主城区养老床位紧缺困局,降低老年人养老负担。据统计,南京市中档水平养老机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每月收费约在4000 元-5000 元,而2021 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水平为3282 元,与入住养老机构相比,选择家庭养老床位节省费用超30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成为践行规划要求的典型案例,实现了老年人及其家庭、养老服务机构、政府三方共赢。

做好养老服务这项民生工程,民政部门要做到“三个坚持”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南京市民政局每年利用“民政调研月”等活动,走进老年人家中,直面老年人现实需求,抓住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去解决。

始终坚持锐意创新的工作劲头。家庭养老床位推出之初,各方有不同看法和意见,甚至有观点认为难以推行。经过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成型,不断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今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不仅写进《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还成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重点内容。

始终坚持细心、耐心的绣花精神。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涉及老年人及家庭、养老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等多个主体,涵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方面,更需要把精细化服务和管理落到实处,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文章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民政局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商城:在线购买

Copyright 2018-2021 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40491号-1

联系电话: 1396901267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7号    邮编: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