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3969012678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资讯 > 行业动态

养老政策 行业动态

养老新观点:应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浪费及“用非所建”问题

发布时间2023-10-31 10:47:58  浏览次数:

点击蓝字,关注春节旅游攻略
 

应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浪费及“用非所建”问题

 
 
 
 
 
 
 
 
 
 
 
 
 
 
 
 
 
 
 
 
 
 
 
 

近些年来,由政府倡导、多部门投入巨资建设了大量的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来开展“社区养老”,但从现实实践看,老人真正来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接受日间照料的寥寥无几,导致大量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浪费问题十分突出,有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虽已充分利用,但多数属于“用非所建”,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遍地开花”,但利用率很差。目前的“社区养老”是借助社区中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农村幸福院”等服务设施开展日托服务,这些养老服务设施是政府倡导、多部门共建,各级财政、民政及当地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均投入了一定资金,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目前各地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谓是“遍地开花”,几乎每个较大的社区及比较大的中心村都有,本是一件为老年人精心打造的民生工程,但由于配套服务跟不上等原因,目前大部分空置,闲置浪费问题十分突出。

2.部分已充分利用的设施“用非所建”。有些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虽充分利用,但主要用于活力老人聚集娱乐,实际上成为社区老年人娱乐活动的场所。这些活力老人在这里是“老有所乐”,而不是“老有所养”,没有发挥出“社区养老”主要服务半失能老人的基本功能。另外,有些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被用作养生及健康理疗场所,并开展市场化营利。

3.有些街道办事处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小型养老机构。按民政部要求,每个街道办事处要建设一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一般有20-30个床位),建成后一般是由政府无偿甚至给予较多补贴让专业服务机构托管运营,运营机构本应该利用其开展日间照料、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指导以及为部分老人开展全托性质的“喘息”服务,但调研发现有些托管运营机构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却让其成为小型养老机构。因房间由政府无偿提供,其经营成本低对入住老人的收费价格也较低,入住率较高,这与其他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形成不公平竞争,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导致有些托管机构为了争取更多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而采取“寻租”等不正常手段谋取资源,破坏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另外,“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由于规模小,成为小型养老机构后相关配套跟不上,总体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还有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对外出租房屋给社区卫生服务站或餐馆等用于个人谋利。

4.社区“助老大食堂”享受对象差异化不够并给承办单位造成较大负担。调研发现,目前许多社区的“助老大食堂”规定前来就餐的老人条件比较宽泛,并将其作为对老年人的一项福利,许多家庭条件较好、老人自己能做饭以及家中有人为其做饭不需要提供助餐的老人也来就餐,由于就餐人数多给承办单位带来较大负担。“助老大食堂”属于公益性质,除服务老人外多数社区没有对社区全体居民开放,主要靠政府或集体补贴勉强维持,可持续运营比较艰难;同时许多社区居委会为节省经费开支未对外承包而由居委会自身负责“助老大食堂”中的各项工作,居委会负责人主要忙于这一事务且拿不到相应报酬而“怨声载道”。

 
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没有有效利用的原因
 

目前,虽有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托管运营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但多数没有开展连锁化、规模化的运营,也没有以此为依托开展居家养老或开展医康养综合服务,主要是为了拿到政府补贴以及“占地盘”便利今后发展。有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虽托管给市场化的专业机构运营,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享受政府在房租、装修及购买服务等方面的补贴及支持,运营管理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事实上,由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床位少(一般为10张床位),专业机构也难以开展市场化运营,一旦失去政府支持,不可能持续运营下去。调研发现,目前托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一些“所谓的养老专业服务机构”(打着专业机构的旗号并不一定具有专家服务能力),他们并非真正从市场化角度“真心实意”运营好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赚取政府补贴,日常工作中除了服务部分活力老人在此打牌下棋、唱歌跳舞外,并没有开展其他服务项目,所拿到的政府补贴除了给工作人员发工资外,还能剩余一部分揣入个人腰包就心满意足(由于同时托管多家机构,所能赚取的政府补贴比较可观)。

目前看,运营机构对社区养老设施无偿使用,政府还要给其运营补贴,同时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社区养老设施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三、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路径
 

就目前而言,要解决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资源闲置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与社区其他资源共享并集成、集约使用,特别是要充分用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市场化的居家养老,发挥好对居家养老的“依托”作用。目前看,社区内各类服务设施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如: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用房大量闲置的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用房却十分紧张,有许多自行租赁工作场所,高额房租给这些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的正常工作带来极大“困惑”;再如个体诊所和药店“遍地开花”,许多城区不足200米距离有多个诊所、多个药店,有的一个小区也有多个诊所(个体诊所众多且相距很近,彼此之间争夺资源且多数“吃不饱”,不但加剧了“医疗资源总体紧缺与实际利用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矛盾,而且有些诊所“借照”经营或工作人员无资质,潜在很大风险);还有一些残疾人康复设施利用也不充分,一些需要康复的老人本可以利用,但由于宣传不到位或位置原因老人一般“用不上”;另外,为开展长护险“家护”服务在社区建立了一批“护理站”,这类机构目前结合“家护”服务同步开展老人自费服务项目的并不多,不但不能满足“家护”服务对象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导致“家护”资金支出及服务人员上门服务路途往返时间利用“不经济”,长护险“家护”服务没有起到引领市场化居家养老发展的作用。针对上述状况,我们认为解决社区养老设施资源闲置浪费的关键是与医疗资源、康复资源共享并同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及医康养一体化综合服务,最佳路径是整合相关资源共建“社区医康养综合服务中心(站)”。

具体路径如下: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有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为核心进行共建并注册为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机构,兼并或托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及残联人康复机构,兼并周边个体诊所、药店及“长护险护理站”等机构;业务工作以就近便捷、均衡可及提供医康养一体化综合服务并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为核心,以不断满足各类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为居民在社区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经常用的综合性健康服务,最终实现品质化、精细化、便利化、集约化经营为目标,以推进各类医康养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综合效益为导向,多部门联动并整合“各自为政”的服务机构,推动“社区医康养综合服务中心(站)”在社区落地生根,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一览子”大健康所需的各方面服务。

共建的“社区医康养综合服务中心(站)”除具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健康养生机构、康复机构、“长护险护理站”等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能外,还要赋予其履行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及全人群健康管理等的新职能。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商城:在线购买

Copyright 2018-2021 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40491号-1

联系电话: 1396901267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7号    邮编: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