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3969012678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资讯 > 行业动态

康养新主张 养老新观点 养老政策 行业动态

养生得“趁热”,这些疾病得“冬病夏治”!

发布时间2023-08-15 15:18:22  浏览次数: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你敢信吗?有些疾病竟然可以跨“季”治疗,今天,为您科普一下“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容易因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达到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

中医的理论认为,“春夏养阳”、“择时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弱,消息皆通于大地”,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

中医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统称为“六淫”,是指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六种邪气容易侵袭人体经络和脏腑,临床会出现各种症状。

风邪侵袭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寒邪指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下降,寒侵入人体导致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暑邪侵袭人体会导致中暑;湿邪侵入人体可表现为四肢困重、脾胃运转受限、口发粘、舌苔白腻;燥火邪侵袭人体可引起口干、鼻干、咽干、眼干涩等。

哪些疾病适合“夏治”呢?

“冬病夏治”具有季节性,即选择冬天易发或加重的病症,在夏季进行调治。

01
呼吸道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02
胃肠道疾病

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看,人在夏季如果贪食冷饮,常待在空调房,其实很容易损伤脾胃,如发生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所以可采用艾灸、穴位敷贴等疗法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在冬季的发作。

03
风湿类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这些疾病的普遍特征是在冬季受寒时加重,病情不断反复,可在夏季三伏天加以治疗。

04
过敏性疾病

易过敏人群大多属于寒性体质,根据中医“寒则热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可用艾灸、热性药、补益药在夏季过敏人群的缓解期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治疗。

05
骨伤类疾病

如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骨伤类疾病大多由不正确的姿势引起,可以采用艾灸温阳驱寒。

06
妇科疾病

中医认为,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导致的妇科病,冬病夏治会有较好作用。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女性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治疗很多慢性妇科疾病。

07
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病变,这个时候进行调治相对比较容易,也不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如容易疲劳、失眠、多梦等均属于亚健康状态,可以根据具体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冬病夏治。

该如何“夏治”呢?

冬病夏治有内服、外治两大类。内服药物指的是常说的汤药、中成药,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人群组方,也有部分人用膏方。外用药物有三伏贴,也就是穴位贴敷或者局部贴敷,还有熏洗、针灸、推拿、艾灸等一系列的方法。

同时在入秋之时,炎热逐渐褪去,正是一年中干燥之气旺盛的时候,“背不凉肺不伤,背凉肺受寒”,呼吸道问题就来了,如咳嗽、鼻炎、咽喉痛等。入秋之时艾灸,背做热了,五脏六腑就舒服了,免疫力提高了,身体就健康了。

艾灸是利用艾的燃烧生热、灼烫或熏熨人体穴位为主的一类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能温通经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翔宇医疗结合临床实际推出红外光灸疗机,根据传统的中医艾灸原理,利用艾灸结合两种光源(红光、红外线)对局部组织进行治疗,集热疗、光疗、灸疗于一体,避免传统艾灸烟熏火燎、灰烬烫伤、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

同时,红外光照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施于穴位,可帮助艾灸更好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与人体生理特点高度吻合的红外线热源还能够让艾灸作用与人体的种种感觉能够按照一定的路径传导,产生中医人所说的“灸感”。

 

 

△红外光灸疗机临床应用场景

文章来源:翔宇医疗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商城:在线购买

Copyright 2018-2021 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40491号-1

联系电话: 1396901267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7号    邮编: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