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饭有补贴,80岁以上免费吃 淄博市沂源县位于沂蒙山区,有老人约8.5万人,并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在沂源县姬家峪村,不少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一个人应付一日三餐成了大问题。2022年,当地决定在每个村开办长者食堂。 今年80多岁的王政义老人,常年一个人生活,经常光顾长者食堂。“一个人做饭,炒少了不值当,炒多了吃不了,还容易坏,吃食堂比在家里吃强。” 考虑到农村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政府对到食堂就餐的老年人实行普惠性补贴,食堂的定价为60岁至69岁老人每餐需支付两元钱,70岁至79岁老人一元钱,80岁以上免费。 目前,沂源县已经建成长者食堂244个,助餐服务点138处,餐饮服务覆盖全县全部446个村。 每天,老人们早早地就聚集在食堂,娱乐、拉家常,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问题,还照顾到了他们独自居住孤单的问题。 村民刘训昌说,“留守老人自己在家里挺闷的,到这里来玩一玩,到了饭点食堂准时开饭,子女在外面打工也放心。” 如今,淄博市建成长者食堂1000余处,月均午餐服务老年人达到30万人次以上。 “政府补贴+村集体+老人家庭”模式 保障食堂可持续运营 长者食堂的资金哪里来,如何保障可持续性运营? 山东省淄博市民政局副局长董玉磊介绍,农村老年食堂的可持续性运营比建设更难,目前,食堂的运营资金主要由政府补贴、村集体、老人家庭三方面构成。 在姬家峪村,村集体也对老年人进行就餐补贴。姬家峪村村委员侯振宝介绍,食堂目前是政府补贴三分之一,村集体拿出三分之一,老人再拿三分之一。 姬家峪村每天到长者食堂就餐的老人大约有150人,全年老年就餐的费用大约需要30多万元,按照现在的补贴政策,每年村集体大约需要投入10多万元来补贴老年食堂。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沂源县每个长者食堂设有2至3个公益性岗位,其余工作人员全是村民志愿者。 在淄博市桓台县,试点通过信用积分的方式鼓励村民志愿者参与食堂工作,凡是参与食堂工作的志愿者,都可以获得相应信用积分并兑换相应的奖品。 为了降低食堂的运营成本,淄博市还出台政策鼓励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以食堂为载体,延伸开展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等多项养老服务。 桓台县推行“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的运营模式,一些村将幸福院跟长者食堂建在一起,入住幸福院的老人每月交900元左右,可以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就餐,还可以享受居家照料、健康管理等多项服务。 目前,淄博市通过“长者食堂+幸福院”“外卖店+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食堂”“快餐店+长者食堂”等多种运营模式,拓展食堂的运营范围。 还有一些地方“解锁”了开办“长者食堂”的更多方式。福州市围绕老年人生活所需,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反诈骗、用电安全、智能手机使用等各类课堂,以及义诊、书画展、花艺教学等多种功能。多元化的“长者食堂+”,也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把今天老年人的“食”事办实、办好、办久,回应好他们对养老的现实需求和美好期盼,也就是守护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天。
|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商城:在线购买
Copyright 2018-2021 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40491号-1
联系电话: 1396901267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7号 邮编: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