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围绕老年人所需所盼,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强依托、机构优服务、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开展“嵌入式”居家养老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实施适老化改造。2022年9月,德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德州市“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空巢、残疾等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解决其居家生活不便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0余户。 推行“点单式”服务。德州市搭建市级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60周岁以上的特困人员、失独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提供上门助餐、助洁、助医等31大类、82项居家养老服务,每人每月免费享受150元服务项目。开通12343养老服务热线,接线员将老人需求信息录入服务平台并即时派单,服务人员通过手机APP接单入户服务,搭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德州市在德城、禹城、临邑等6个县(市、区)试点探索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针对长期失能参保居民,根据失能等级以及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种不同护理方式,提供差别化保障,解决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2022年,德州市获批山东省首批省级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市,计划到2025年年底前实现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 创新“普惠制”社区养老 增强服务供给能力 暖心食堂开启“幸福味道”。在城市,德州市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市民大食堂”,采取公办民营模式,引进丰穗餐饮等企业经营,为社区老人提供综合性助餐服务,并对符合价格优惠条件的老年人给予用餐补助。目前,已建成“市民大食堂”10处,服务老年人3700余人。在农村,依托农村幸福院建设“暖心食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由政府补助餐费,其他老年人按照年龄层次及食堂运营能力,享受适当的价格优惠。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暖心食堂”260余个,实现星级农村幸福院全覆盖。 梯次诊疗确保“银龄安康”。德州市建立关爱老年人健康公益机制,定期组织医院到村(社区)开展义诊,对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入户义诊。乡镇(街道)卫生院成立“家医工作室”,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教,联合村(居)委会举办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和户外健身操教学。创新“互联网+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组建服务团队,开发“移动家庭医生”线上小程序,为老年人提供在线签约、智能随访、门诊预约等个性化服务。 互助养老托起“舒心晚年”。目前,德州市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6处、农村幸福院342处,打造集客厅、书房、餐厅、卫生间于一体的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点,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村(居)委会负责、老人自愿的互助养老机制。同时,创新开发互助公益性岗位,依托德州市社会大救助平台,统筹考虑年龄、健康状况等指标,选用有劳动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为城乡困难家庭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养护理、代买代办等服务。目前,全市共开发互助公益性岗位3500余个,惠及城乡困难家庭4000余户。 健全多元化机构养老 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支持公建民营。德州市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改革,提速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投资7.6亿元建设集活力养老、护理养老于一体的养老示范城,包含长者公寓412套、护理型床位2000余张,引进德国一家养老集团管理运营。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28家,拥有养老床位4.1万张,引进培育青岛阳光佳苑养老集团、鹤祥养老服务公司等35家专业机构运营61家养老机构,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强化规范管理。德州市建立养老机构“红橙黄绿”风险管控台账,投资150余万元为养老机构安装安全预警系统。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确保养老机构安全平稳运营。 发展旅居养老。德州市深化与省内外城市的对接合作,推动“医、药、养、体、食、游”融合发展,引进泉城欧乐堡旅游度假区、保利医养健康小镇等大型文旅康养服务项目20多个,吸引外地老年人到德州养老,打响康养旅游品牌。齐河县获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黄河国际生态城入选山东省首批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 |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商城:在线购买
Copyright 2018-2021 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40491号-1
联系电话: 1396901267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7号 邮编: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