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3969012678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资讯 > 行业动态

养老政策 行业动态

实例解析:这座农村“家庭作坊式”的养老院,为何大受欢迎并快速扩张?

发布时间2024-03-10 22:06:48  浏览次数:

 

家庭作坊式养老院是以家庭为单位,在本土、本村利用闲置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后作为养老院接收本地老人居住(主要为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低保老人、贫困老人以及其他有养老需求的老人)。

其工作场所是家庭住宅,员工主要是家庭成员和少数雇工,联结个人、家庭和企业,服务于社会和市场,其具有在地化、半开放、半市场、互助等特点。

晋中地区X养老院是一所典型的“家庭作坊式养老”养老机构:一对夫妻将村庄闲置房屋改造后,雇佣本地五六个低龄的健康老人,接受本乡镇附近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入住,提供农家日常饮食与居住条件,以在地化、低成本、可持续的优势得到了农村地区老人的支持并迅速扩张。

本文对该养老机构的运营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其实践形态和发展方向,供大家参阅。

 

X养老院的实践经验

 

1 立足村庄实际,有效嵌入村庄社会

 

家庭作坊式养老院的嵌入式发展能够实现养老地点与村庄结构的适应融合,其建立在熟人社会上,能让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养老,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建设家庭作坊式养老院,需要结合已有的建筑设施进行规划,既不能影响村庄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又要有效利用村庄公共服务设施。

X养老院负责人是在本地出生、在本地工作的农民夫妻,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关系。他们通过综合比较后,对交通环境便利、医疗配套相对完善、环境较为安静的原供销社旧址进行了改造,有效盘活村庄闲置资源,当地特有的窑洞式建筑又有效契合了老人们的居住偏好与生活习惯。同时X养老院将服务对象限定于当地乡镇和农村老年群体,将养老院人数控制在50~80人。

 

2 考虑实际经济水平,收取合理费用

 

农村地区老年群体受制于经济收入等原因,往往消费意愿和购买能力较低。X养老院在定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群体的老人,收费标准不同。对于五保老人,由院方审核老人相关证明材料并签订合同后,让他们免费入住,而五保户的相关补助由院方领取后用于养老院日常经营。

针对自费老人,由院方鉴定老人身体情况,与老人子女协商具体费用后签订合同。自费老人入住按照有自理能力的老人1000~1500元/月、需介助老人1500~1800元/月、需介护老人1800~2500元/月三档标准收费。在具体议价时,还根据是否是熟人入住、是否是夫妻入住等不同情况收取不同费用,有一定的议价空间。

某访谈对象这样说:“其实这种老人(收费)一般也就是1800元,两个月前,隔壁住进来的和他情况差不多。主要是老板摸清情况后,知道了对方子女多,又比较有钱,同时老人入住养老院势所必然,所以就能把握对方心理,可以多要价。”

 

3 雇佣村庄低龄老人,开展精细化服务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低龄老人往往有较高的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X养老院以较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工资雇佣当地中老年适龄劳动力为养老院的老人服务,既能保证养老院的低成本运营,又可以让在院老人因为“熟悉感”而放松心情。

X养老院有厨工2名、护工3名、保安1名,为3对夫妻,平均年龄为58.5岁,都是本乡人。在日常经营中,各人既有自己的主要职责,又因为都是熟人更容易沟通交流和相互帮忙,更有利于提高对在院老人精细护理的效果。

“我们将来也会成为这样的老人啊,身体好一点,不受苦。身体差一点,各种疾病缠身,不也要依靠别人去照顾吗?所以现在对老人好一点,也是行善积德。谁能保证自己将来不住进养老院呢?”

 

4 结合村庄空间特色,实施半开放式管理

 

半开放式办养老院作为养老院的运营理念,力求实现养老服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在日常运行中对当地居民相对开放,可以让居民相对自由地出入。行动不便的老人,依旧可以有人际交往、获得外界信息的机会。同时,对于一些健康的老人,X养老院也没有限制他们的出行自由。

例如,当地老年人普遍爱好晋剧、秧歌,在附近村庄或集市举行庙会或者文艺活动时,院方管理人员会开车带着有参与意愿和身体较好的老人去赶集或看戏。X养老院正是用这种半开放式的运营方式得到当地居民的了解和认可。

 

5 组织农业生产

 

其一,院方在养老院中修建了菜园,通过夏季组织工作人员多次翻种蔬菜(白菜、豆角、西红柿、辣椒等高产易储存蔬菜),提高养老院的蔬菜供应量。在工作人员忙不过来时,也会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例如奖金或奖品等,鼓励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参与进来。

其二,院方在养老院附近租种了两亩地,主要用来种植土豆,然后以工分换钱(出一次工50块钱)的方式让院中身体较好、具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去耕种。这两种活动基本能保障养老院中的饮食供应,同时经过估算,自营的工分换钱模式支出远远低于市场购买支出。

“自费的自理老人一般不愿意配合我们的配对和搭伴互助养老模式,但是很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蔬菜、土豆种植工作中来。忙活得不亦乐乎,他们确实有足够的经验,让我们的地最大化被利用起来。每年种三到四次蔬菜,然后存到地窖,基本上够院里一年的需要。同时土豆种植中什么时候施肥、除草,根本不需要我们管理,老人都门儿清。”

 

6 推进互助合作

 

X养老院目前护工与老人的比例将近1∶26。虽然已经要求厨工和保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参与护理,但院方还是不得不组织老人们相互照料以减轻护养压力。互助养老的主要原则是“年龄小的帮年龄大的,身体好的帮身体差的,条件好的帮条件差的,结对帮扶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将院中低龄、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通过一定机制组织起来照料高龄的、失能的老人,解决高龄老人日常行走、进食的问题。

这些举措一方面改善了老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从孤立的个体凝聚成紧密的整体,体验到养老的生活化和集体化;另一方面改变了老人与养老机构的关系,不仅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还是工作人员与院内老人平等互动的关系。在X养老院,老人与机构管理、服务人员是养老生活秩序的共同维护者和促进者,有利于提高养老院的活力、提升老人的精神面貌、增强老人的主体性体验。

“忙不过来是真的,老板也很忙,我们会鼓励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平时照看需要借助轮椅行动的老人,促使他们之间配对养老,固定分组。每天到吃饭或晒太阳时间,这些分好组的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就会到自己搭档的房间照看他们。同时,我们也教会入住老人中痴呆不严重又具有完全行动能力的人去帮忙扫地、拖地。一方面,让他们有事做,不至于无聊。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干点活减免一点自己的入住费用。”

 

 

 
家庭作坊式养老的发展方向
 

 

1 兼顾兜底保障和市场运营,做好复式管理

 

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保证家庭作坊式养老院基本的管理和运营支出。在政府帮助养老院进行前期改造和设备购买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目前对五保户施行的补贴政策,一定数量的五保户老人入住养老院后,养老院所得到的相关财政支持就能够保证其日常管理和经营。

其次,为了有效弥补当地家庭养老能力的不足,家庭作坊式养老院通过复式管理,接收自费老人入住。市场化运营不仅可以增加院方的经济收益,也可以增强院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而言之,家庭作坊式养老院一方面应优先接收五保户老人入住,可以享受政策支持、水电租金减免等优惠,有助于家庭作坊式养老院节省必要开支、缩小运营成本,也可以满足五保户老人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养老院也接收经济条件较好但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入住并收取合理费用,实现低成本和可持续的契合性发展。

 

2 做好理念更新和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理念更新有助于家庭作坊式养老院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以X养老院为例,其由村级幸福院改造发展扩大,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依旧没有摆脱“做好吃和住两项服务就可以”的固化思维。

X养老院已经开设两个分院,更应做好品牌效应,应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理念,扩充服务内容,尤其是弥补老人精神赡养方面所做工作的不足。因为地域偏僻、经济欠发达、工资水平较低,农村养老院很难引进专业社工人才,只能聘请本地即将退出劳动市场的低龄老年人或中年人做护工。

这些护工能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更容易与照料对象亲近,但是欠缺专业知识,专业服务技能水平较低,养老院依旧需要以持续化发展为导向,加强对乡土护工的专业培训,提升护工们的相关知识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养老院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商城:在线购买

Copyright 2018-2021 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40491号-1

联系电话: 1396901267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7号    邮编: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