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3969012678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资讯 > 行业动态

康养新主张 养老新观点 养老政策 行业动态

万亿养老蓝海:大部分人都有机会分羹,但别搞错了方向(建议阅读)

发布时间2023-08-30 17:33:20  浏览次数: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也有全民息息相关的事情,但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养老体制,我们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

一个市场处于探索阶段,那么则意味着这个市场仍有着许多“空位”,仍有着无限的开发可能。

截止第六次人口普查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亿人,我们无需去做复杂的计算,也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万亿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也会带来无数的财富。

可惜提起养老,许多人的目光过于局限,仍将养老市场认定为一家养老院、一个日间照料机构,无法意识到养老市场即将为整个社会带来的变化。

但或许,正是并非所有人能意识到真正的方向,才使一部分人能更早、更快地把握住机会。

 
 
 
 
 
 
大众看待养老产业的局限性

为什么说,大部分人对养老市场的看法出现局限性,因为只要提起养老市场,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建立一所养老院,亦或是经营医院等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产业。

我们不能说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但如果秉承这种思想,那么这个万亿的养老市场,便不可能具备足够的创业空间。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意识到养老市场的潜力,在于他们预设了养老市场的高准入门槛,从而认为自己不具备实力,去参与到这个新的市场之中。

但有趣的是,养老市场的门槛从来不高,即使是几百元、几千元的成本,也可以参与到养老市场之中。

这并非空谈。

 
01 对养老产业的错误认知

养老产业不是单一的业态形式,并不局限于养老院、医养结合,亦或是日间照料,而是涉及全行业、全社会的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可以粗糙的对养老产业进行一次定义,所有有助于老人医、养、托、护,所有对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具有提高能力的产业,都可以归于养老产业之中,也自然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万亿市场之中。

让我们粗略地举几个例子,房地产行业可以通过针对老年化的装修、建筑来进行参与;互联网行业可以通过针对老年人的功能优化来参与;服装行业可以根据老年人实际生活痛点来进行生产;餐饮行业可以根据老年人生活情况,来提供针对性饮食与配送服务。

如果我们不局限于养老市场这个概念,而是聚焦于老年人晚年生活需求,则自然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市场的存在。

 
02 对决策人群的错误认知

每逢提起养老市场,总有人会说,以如今老人的实际收入情况,并不足以使这个市场在社会各个层级展开。

但这个观点我很难苟同,因为“老人”这个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群体会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出现不同的内群体偏好。

“如今我们社会中的老人或许会出现过度的节俭,但随着如今的中老年年龄增长,则可能出现另一种消费习惯”。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人认知中最大的错误,便是错误的判定在养老问题上的决策者,认为老人将负责决策,因此节俭的习惯将影响这个产业的铺展。

可实际上,在养老问题上进行决策的,往往是老年人的子女,负责支付相关费用的,也往往是子女。

因此,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的消费能力,不仅要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收入,还需要考虑老年人子女的收入。

 
 
 
 
 
 
养老产业用户的实际需求

子女往往负责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的决策,而子女由于正值壮年,并且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存在,会十分希望看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可以交由社会中的企业、商家来辅助解决。

那么,如果想要参与到养老市场中,除了我们上面说到的,可以对现有产业进行老龄化适配升级之外,还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或者说,一个养老产业,在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前提中,还需要去匹配子女的哪些需求?

 
01 子女对产品的需求

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减少决策者的顾虑,但并不一定会打动决策者对这项产品、产业进行消费。

因此,无论是何种的养老产业,多半是要满足实际决策者,也就是子女的两项关键需求,才会具有发展的可能性。

  • 第一项需求:减少时间投入

任何养老产业想要蓬勃的发展,都需要确保一个关键点,也就是可以让子女减少对父母进行护理的时间。

毕竟子女本身也是消费者,既然是消费者则必然会存在理性的一面,在考虑是否进行消费时,首要考虑的便是时间成本。

这也是为何社会中许多人看好日间照料的原因,因为日间照料可以使子女在低消费的同时,节省许多时间投入。

  • 第二项需求:减少心理负担

除了减少子女的照料时间之外,另一项很关键的需求,则是要减少子女对机构、产品的心理负担,增强子女的信任度。

子女需要减少对父母的照料时间,从而使自己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为家庭建立更好的保障和生活,而这是需要建立在对机构、产品百分百的信任之上的。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日,我们仍很少看到24小时可以直播观看的养老院,许多养老院的负责者说,这是为了避免隐私的泄露。

但通过摄像头角度的设置,是完全可以规避这种问题的,也有养老院负责者推脱给成本,但许多子女是愿意付出这部分成本的。

其实说到底,便是养老院自身也很难信任自己的员工会百分百尽责的工作,这也是所有养老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也就是信任问题。

如今,若论养老产业最大的限制所在,个人以为仍体现在道德层面,也就是长久以来我们国内文化,很难接受子女对父母时间投入的减少。

之所以产生这种文化,除了高道德标准的社会引导之外,还有着过往养老产业不够发达、不具备完全可信度等因素。

所以,如今许多子女在考虑父母养老问题时,是一件十分纠结的事情,因为即使是知道将父母送去养老院,亦或是日间照料所,要比在家中独自生活享受到更好的待遇,但出于外界的舆论压力,也很难进行这一步。

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已经开始逐渐接受子女无法随时陪在身边的现实,也开始主动地要求前去养老场所。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老年人如何去想,当独生子女步入需要养老的年纪时,老人的出路,或许只有一条。

而那时,也是养老市场真正开始腾飞的时刻,在这之前,谁的布局广、谁对产业了解深,谁便有可能享受这其中第一波的红利。


文章来源:中国养老咨询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商城:在线购买

Copyright 2018-2021 山东福康养老服务评估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40491号-1

联系电话: 1396901267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7号    邮编: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