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趋势
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一个专注养老、公益服务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总结借鉴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综合研判,济南大学朱孔来教授的“医养结合与养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团队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趋势: 1.养老服务主体由过去以政府、民非机构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参与养老服务的机构类型和行业类型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将成为养老服务投资运营的主体力量,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将以营利性的企业为主,民办、民营是主流,取消“公建公营”、对“公建民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民非性质的养老机构改制为企业是大势所趋。 2.养老服务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公益性服务,也有营利性服务,且更多是营利性服务,各种养老方式交叉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主流,并由此不断产生一些养老新业态、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每种养老服务方式将更趋亲情化、人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老人幸福感最强、经济效益最好的旅居养老以及社会效益最好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将很快成为时尚,并将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3.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将分工明确并融合发展,养老事业项目将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市场主体的服务实现产业化并转化为养老产业;政府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将逐步调整并发生大的变化,从主导行业发展向引导市场对行业进行自动调整,从倡导大势转向标准化制定并加强市场监管,不再做养老市场角逐的“运动员”,而专心做“裁判员”“监督员”;政府在充分放权的同时,将通过加强评估等手段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的监管,监管力度将越来越大;养老服务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营商环境将越来越好,市场机制将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4.政府对养老业的投入由直接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运营补贴向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兜底”服务、巡护服务、加大养老公共服务投入转变;政府养老服务相关支持政策将由供给侧激励为主转向需求侧激励为主,由“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在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同时,着力激发养老消费需求是未来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5.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将逐步健全,养老服务主体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营是未来主旋律。 6.机构养老床位很快就会饱和,养老服务重点将很快转到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向其他养老服务方式延伸特别是向“居家养老”“社区日托”提供延伸服务具有必然性;大型养老服务机构为谋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达到适度规模,必然开展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小型养老服务机构必须扎根社区才能有生命力,社区化、专业化、连锁化将是主要态势。 7.老年人养老理念必将发生大的变化,独立、参与理念会越来越强;由过去主要解决吃、穿、住、医、用等“生活必需型”的养老,向“参与型、发展型、享乐型”养老转变;养老服务由过去单纯的“为老服务”转变为“用老服务”与“为老服务”相结合;社区老人要先“老有所为”、“为老服务”再“老有所养”,将会循“基于时间银行为高龄老人服务的互助养老→旅居养老→ 居家养老→社区日托→入住养老机构→安宁疗护”的顺序开展养老并享受养老服务; 8.医养相合、康养结合、医康养一体化将呈常态,所有养老方式都必须有“医”的参与、有医提供坚实保障;养老与养生、康复相结合,各方面资源共享、实现医康养一体化将成为主流趋势;健康将成为老年人的第一需求,养老服务体系与健康服务体系必然要融为一体。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会被赋予医养结合和养老服务新职能,将成为提供医康养一体化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和核心力量,并成为医康养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机构(在社区建立医康养综合服务站是大势所趋);养老服务的城乡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10.智慧养老越来越普及化、常态化,任何养老方式都将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基础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养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健康养老新产品、新业态将会越来越多;养老服务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技术进步的带动,适老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养生辅助器具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应用一些新技术、新器具、新设备武装养老服务业,智能养老产品和辅助器具将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执笔人:朱孔来,济南大学二级教授,福康养老专家服务团常务副团长;联系方式:13969012678)
|